“双碳”目标下 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向可持续发展!

近日,两则跨国车企在再制造领域的举动值得关注。一则是,在4月14日采埃孚全球再制造日上,跨国零部件巨头采埃孚强调了其对再制造的持续承...

日,两则跨国车企在再制造领域的举动值得关注。一则是,在4月14日采埃孚“全球再制造日”上,跨国零部件巨头采埃孚强调了其对再制造的持续承诺,表示全球有1800多名员工每天致力于225种产品的再制造。另外一则是,豪华车企奥迪表示已与多家合作伙伴开展回收再造玻璃试点项目,全新生产的汽车玻璃将用于奥迪Q4 e-tron车型上。

汽车再制造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在欧美日发达国家,再制造产业已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过,在汽车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的今天,作为一种可控、可再生和可持续的工业过程,再制造被赋予了更多意义。

从长期来看,再制造符合当下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方向。“双碳”目标下,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在汽车领域,发展再制造产业、推广使用再制造产品,是推动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有研究机构测算,相比于制造新品,再制造产品不仅可降低成本50%,还能够节能60%、节材70%,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80%以上。

从短期来看,再制造能够有效解决当下汽车产业正面临的原材料问题。两年来,由于零部件供应紧缺和上游原材料持续涨价,汽车产业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再制造在供应必要零部件以保持供应链运转方面,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跨国车企在再制造领域的举措,值得我国汽车产业学,更有必要进行自我审视、快速提升。当下,我国汽车产业再制造已经来到了一个关键节点。

我国新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促进了汽车零部件行业和汽车售后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作为再制造产业的重要构成,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拥有广阔的市场。据行业协会测算,2020年我国汽车售后市场规模达到1.6万亿元,其中售后维修市场规模约为6770亿元。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已进入第一阵营。在市场发展的初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建立从生产、流通到服务的一整套循环利用发展体系,非常必要且急迫。为迎接电驱动时代对再制造产品的需求,采埃孚售后专家们已经开始积极筹备相关再制造方案,以满足中国市场不同领域的多元化需求。

年来,我国相关部门接连出台了多项政策,均利好再制造产业发展。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推动我国再制造由试点向规范发展。随后,在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再次提到要推动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美国、欧洲、日本已建立相对完善的再制造技术标准、法规和指令体系,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积极参与和支持开展再制造相关业务相比,我国的再制造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仅行业规范化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公众消费意识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

汽车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如今,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发展再制造产业已刻不容缓,我国必须小步快跑,才能更好地助力汽车业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

当然,推动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在以下三方面着力。第一,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健全法规标准,强化技术支撑。要建立起规范、完善、有效的废旧汽车零部件回收体系,更要将旧件返回原制造商进行再制造形成规模化;第二,要运用市场的手段逐步扩大参与主体。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中,就鼓励整车生产企业通过售后服务体系回收机动车零部件用于再制造,支持再制造产品进入自身售后体系销售;第三,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再制造技术研发。鼓励再制造企业、研究设计单位加快再制造重点技术研发与应用,解决再制造共、关键技术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