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速 中小企业抱团上云上平台

数字化转型让传统制造业张弛有度,比快时尚反应还快的爆款制造机来了。在依布云赋能工厂内,一名车间工人将一叠布料放入已裁切好形状的塑料...

数字化转型让传统制造业张弛有度,“比快时尚反应还快”的“爆款制造机”来了。

在依布云赋能工厂内,一名车间工人将一叠布料放入已裁切好形状的塑料透明模板中,放在智能模版机下的固定区域,并按下启动按钮。机器便开始自动运作进行标准化激光裁缝,整个过程不到半分钟。

生产车间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智能模版机多用于裁缝领口、袖子等,制作好后再把裁片分散到外围工厂。工厂每天开启6~7台机器,生产量约达8000件,相比传统的人工生产效率至少提升了5倍。

依布云赋能工厂成立于2020年,是广州市纺织服装数字化特色产业集群平台建设项目携手依布云工厂进行数字化转型改造而打造的试点工厂,利用互联网科技创新、大数据、智能制造为服装企业提供面辅料、打版、样衣、大货生产一站式柔性供应链服务。

12月20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并就明年工作部署六大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拓展,增强产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广州是全国首批通过产业集群的形式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城市,聚焦纺织服装、美妆日化、箱包皮具、珠宝首饰、食品饮料等五大传统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广东分院负责人黄启洋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以产业集群的形式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取得一定成效,能够较好地解决集群内中小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难题。

“抱团上云上平台”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是箱包皮具产业集聚区,以中小微企业甚至是小微微企业为主,拥有注册中小微生产企业8126家,原材料商户16327家,被誉为“中国皮具之都”。

根据《广州市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成果白皮书(2021年)》,转型前,企业内部存在依靠传统手工、低附加值输出、找料招工困难等问题,企业之间存在协同效率低、信息壁垒高等问题,产业链“断链”风险始终存在。在后疫情时代此类共性痛点尤为凸显,迫切需要数字化转型。

2020年,深耕箱包皮具行业21年的广州盖特软件有限公司牵头搭建了箱包皮具数字化特色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研发-接单-采购-加工-发货”的产业链条运行模式,基于“找谁设计”“去哪找料”“找谁加工”等工业场景开发各种应用软件和管理软件。

广州盖特软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琳介绍,目前该平台已投入使用,平台用户达85516人,企业达5447家,年产约8000万个包。其中,平台入驻的皮革、五金、辅料供应商达2968家,上传物料达189466种,供需对接效率提升15%以上,同时,已接入5台先进数控裁床机开展共享加工,实现协同加工效率提升30%以上。

例如,广州市天使之吻皮具有限公司是一家围绕自有品牌进行产品研发、委外加工和跨境电商平台自营的大型皮具制造企业,通过“云链亿订单中心系统”,将加工方、卖料方纳入企业内部管理,订单跟踪效率提高至30%,到料时间缩短2天,准时交货率提升至98%。

除了是“中国皮具之都”外,广州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服装类商品集散中心之一,拥有中大面料批发市场等130余个服装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万亿,同时分布着大量的中小服装工厂、服装品牌商。

然而,服装作为传统产业,整体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内外各环节间的数据不互通,这也导致传统服装供应链无法快速反应,通常采用提前设计、生产大批量备货的模式,时间长达3~6个月,并且带来大量库存问题。针对这些行业痛点,2020年,致景科技牵头搭建了纺织服装行业专业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依布云赋能工厂正是“云工厂”模式下的典型案例。

此外,车间负责人表示,借助于智能模版机,工人只需要花一个小时去学习如何操作机器,就可以完成标准化裁缝,而传统的人工缝制,一名新手工人需要学缝纫线路3年以上,才能做出这种标准化的效果。

广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政策发展中心总经理陈建东介绍,“云工厂”通过承接服装品牌商的订单资源,整合众多中小服装生产企业的产能,将订单根据合作中小工厂各自擅长的品类和产能拆分生产,解决单一企业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其他企业的优势资源,从而快速地满足客户需求。

陈建东在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平台客户群体的发展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还是以快时尚、跨境电商和直播电商的品牌为主,他们对供应链的需求和要求都比较高,在能力进一步提升后进入第二阶段,很多传统品牌或一线品牌都需要包括设计能力在内的综合服务能力的平台,未来有望连接这类企业,实现赋能。

以纺织服装集群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为例,围绕“小单快反”目标,依布云实现数字化转型后,生产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面料采购成本平均降低20%,设计爆款率提升20%,小订单生产效率同比增长30%以上。

根据广州市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数据,当前箱包皮具等六大数字化平台已连接设备708台,接入生态合作伙伴近50家,提供应用服务47个,累计推动6800家相关企业(含中小企业)开启了数学化转型进程。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速

今年7月,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根据《2021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稳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其中转型领军企业优势持续扩大,并成功将数字化优势转化为营收优势,企业已进入数字化转型分水岭的关键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从企业细分看,转型领军企业由于数字化基础较好,在疫情冲击下显示出强大的韧性,不仅占比大幅上升至16%,对其他企业的数字化优势持续扩大达到35分之多。领军企业更成功将数字化优势转化为财务优势,与其他企业的营收增速差距从疫情前的1.4倍扩大至3.7倍,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正进入强弱分化的分水岭。

中小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推动加快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黄启洋表示,中小企业有两大诉求:一个是如何接到新的订单,也就是如何活下去的问题,另一个则是如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目前的实践经验来看,产业集群的形式能够有效解决企业面临的这两个问题。

黄启洋补充道,产生新的订单需要抱团取暖,需要接到一些大型企业或者中型企业的产能以外的订单,在产业集群的数据打通后,中小微企业就有可能会接到这部分订单。另一方面,当工业企业的生产数据都能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而被掌握,平台就可以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给生产企业做一定的授信,这部分授信能被银行承认,企业就能获得相应的贷款。

今年以来,多地提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目标,并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速。

7月,广东部署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明确到2025年,推动超过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

10月,《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其中,在经济领域指标上提出,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到80%,建设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

12月,重庆在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新建50个智能工厂和500个数字化车间,打造1~2家全球灯塔工厂;全市企业“上云”累计达到15万户;建设10~20个行业或区域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30~50个企业级转型促进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12月20日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完善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突破一批智能部件和装备,拓展工业大数据应用场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日前发文指出,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愈发强烈,利用平台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已经成为企业内生需求。

黄启洋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供给侧和需求侧,以广州为例,当前政策主要是鼓励需求侧的企业,比如传统的制造工厂通过上平台拿到一定的资金补贴。但工业企业也有需求,需要人工智能、大数据、AI等服务,从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企业也需要去推广他们的服务。因此,下一步需要在政府的指导下,鼓励供给侧的企业参与进来,同时调动供给侧和需求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