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人才向来是关键的战略资源。
1月20日,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上海今年将大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其中,依托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设施、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华为青浦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大力集聚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
同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惟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积极稳妥下放岗位设置、职称评审、科研管理、经费支配等权限,进一步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加强全市人才计划整合,加快形成梯次合理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
弥补基础研究人才缺口
上海市人大代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认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将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有力支撑。2021年11月,上海市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强调下好人才“先手棋”,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后备军”建设,人才工作战略谋划和政策创新不断加强,但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
其中,基础研究人才总量供给不足。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按相关部门测算,2025年,上海市人工智能人才队伍规模要达到40万人,才能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人才高地。目前,上海市高校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在校生规模只有4万人左右,以每年近六成毕业生留沪来测算,高校人才培养供给远远无法满足产业人才的大规模需求。
焦扬表示,高水平顶尖基础研究人才也稀缺。人才供给存在结构性短板,即高端需求强劲,但从事基础、底部理论研究,攻关核心关键领域的顶尖人才较少。在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领域,目前人才供给最多的是“数字蓝领”,需要长周期培养的科学家型和算法研究型人才较少。特别是在集成电路领域,高端人才基本都为海外引进,自主培养的本土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另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也不够高。
因此,焦扬建议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紧缺人才的招生、培养、就业、落户等机制。比如,参照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的就业落户政策,针对基础研究领域制定差异化的人口导入和人才引进政策。二是以超常规方式支持高校加快培养一批基础研究拔尖人才。比如,设立“拔尖人才储备计划”,制订专项培养计划,整合全市教育资源针对性地培养指导。三是以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的市场匹配度。
立法规范外籍高层次人才
在1月20日晚举行的“推进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专题审议会上,上海人大代表、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总站长任云超提出,2019年,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人数量为21.5万,占全国的23.7%,上海引进海外留学人员1.3万余名,办理外国人各类居留许可13万份,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400多份,位居全国第一。
但与全球人才集聚地相比,上海目前针对外国人才引进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任云超建议,建立以向用人单位充分授权为导向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引进地方性法规,围绕“永久居留推荐机制”等热点问题,科学设计相应条文,实现对外籍人才引进工作的规范、引导和管控。
他表示,还要出台人才住房(租房)、子女教育等配套生活品质保证政策,推动高端人才团队培养、使用联动建设,创新留住人才的配套宽松政策和资金支持机制,统筹布局人才高地建设。同时,也要进一步规范外国人来沪工作管理。
一线技术人才也缺
随着市场上对于研发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紧缺的不仅仅是领军人物或高端人才,活跃在一线的实验或操作技术人员也同样存在缺口。
上海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主任任进提出,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旺盛,但部分事业单位受限于收入等问题,在现实中遭遇了招工难。因此,建议加大职业技术学校的支持力度,加快培养职业专门人才的培养,政府应鼓励支持多办这样的职业技术学校,多支持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增加学生招生额度。同时,应加大支持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力度,在课题申请、荣誉评审等方面打破年龄限制。
上海人大代表、上海外服人才资源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惟清专门对制造业的技术人才供应问题做了调研。她在调研中发现,职业教育的整体社会认同偏低,职业技术人才群体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职校教育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很多学校的学生在找工作面试时,发现他所学的技术已经过时很久了”。对此,翟惟清提出,建议上海加强职业教育在行业发展中的更新适应,支持更多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和机构进入职业教育领域。
上海人大代表、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吕琰表示,不管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还是航空航天,都需要具有实操能力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这些人才需要通过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来培养的。全社会需要用更开阔的理念来推动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在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上,产教融合很重要,建议通过政策和体系的完善,鼓励学校、企业、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