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改造、零碳建筑、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针对建设领域碳达峰,天津市出台文件

近年来,天津市高度重视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


(资料图片)

近年来,天津市高度重视建筑节能与绿色发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天津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筑牢基础支撑。

在此背景下,日前,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城市管理委联合印发了《天津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据了解,天津市推进建筑节能减排有着一定的工作基础。

天津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新建居住建筑四步节能设计标准和公共建筑三步节能设计标准,积极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工作,截至2020年底累计建成民用节能建筑面积超过5亿平方米。2007年起多措并举推动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同时打造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标杆,于2011年成为全国首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城市,于2017年获批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截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超过1亿平方米,改造完成后既有城镇住宅中节能建筑占比达到了98%以上,节能改造工作成效显著。

此外,天津市夯实了装配式建筑发展基础,基本建立了覆盖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安装全过程标准体系,形成有效技术支撑。积极推动试点示范项目和产业基地建设,建成15个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其中静海区支持建立的“天津市现代建筑产业园”被住建部认定为园区类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十三五”期间实现了装配式建筑项目占当年新建开工量30%的目标。

《实施方案》明确了加强城乡绿色低碳规划引领、提高新建建筑节能低碳水平、持续推进既有建筑低碳改造、大力推进集中供热低碳发展、稳步推进农村住宅低碳发展、提升建筑电气化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建造、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进基础设施低碳化运行、提升住建领域智慧运行管理水平等事项重点任务。

《实施方案》提出,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引导中新天津生态城等重点区域开展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等试点,形成天津市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关键技术体系,到2030年,进一步提高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建设规模。

持续推进供热管网改造,实施老旧供热管网更新改造工程。重点针对供热效果差、故障频发的老旧一次和二次管网实施改造,到2025年改造老旧管网300公里以上,到2030年改造范围持续扩大,管龄20年以上管网占比和串联系统占比明显降低。持续对运行时间长、调节性能差的供热设备进行节能低碳改造,合理选用变频水泵、平衡阀等节能设备,强化供热系统水力平衡调试,完善系统控制策略,改善热网水力失调状况,降低管网漏损及过量供热损失。

针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建立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加强建筑垃圾分级利用,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措施实现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推进建筑垃圾集中处理,积极落实环卫设施布局规划,加快建筑垃圾消纳场、资源化处置等设施建设。推动多渠道综合利用建筑垃圾,鼓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制品在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中应用,推动在土方平衡、林业用土、环境治理、烧结制品及回填等领域大量利用经处理后的建筑垃圾。到2030年,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量不高于300吨/万平方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5%以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