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看:赞!金山这个镇巧用“加减”法,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

全区首批“5A”级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是这样炼成的……

坐落于金山区朱泾镇人民路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是朱泾这个13万余人口的小镇上极具“人气”的服务场所之一。中心设置了10个“一网通办”受理窗口、1个城乡居保专窗,以及社会救助、就业援助、创业培训等涉及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的服务项目。小到《就医记录册》换新册、大到申请共有产权房,对群众来说,“去一趟‘360号’”都能很快搞定。“一网通办”工作开始以来,中心受理各种事项从原先的162项提升至当前的190项,全年业务量逾3.3万余件。近日,被评定为全区首批“5A”级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相关资料图)

据悉,近年来,朱泾镇以镇、社区基层政务服务建设为抓手,以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政务服务为目标,结合群众需求,着力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不断缩短为民服务半径,实现了便民事项“就近办、多点办、网上办”,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

流程上做“减法”,服务上做“加法”

“现在办一项业务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缺材料也不用回去拿,自助服务机上就可以拉出来,办事心情也会很放松。”常来朱泾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办理业务的企业人事专员王女士坦言,“一网通办”推行以来,自己来窗口一趟的办事时间大大缩短。

据悉,随着“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级审核、终端限时办结”流程的落实,中心把原来按业务环节分设的窗口优化整合为综合柜员窗口,从而打通了业务衔接壁垒,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如今,越来越多的办理事项从线下转换到了线上,群众的办理体验感进一步提升。

而消除群众办事“紧张感”的除了流程优化,还有服务升级。不久前,市民彭先生委托其母亲向中心送来一面“热气腾腾”的锦旗,这也是刚出院不久的他第一件想要完成的事。原来,彭先生因病住院,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又失业不久,对于即将要支付的医药费捉襟见肘,其居住的居委会得知情况后联系了中心,中心工作人员在进一步了解彭先生情况后,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及时为他申请了失业金,并开通了医保,一解燃眉之急。 

针对办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多问一句、多查一策、多帮一程”是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日常,“常事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赢得了市民群众的广泛点赞。 

升级“六诊”模式,“圈”出幸福高地

为了拓展服务半径,努力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朱泾镇还积极在工作模式上求创新,紧扣“1个中心、30个社区代办点”实际,探索“六诊”模式2.0版,融入工作的各个环节。 

何为“六诊”模式?即,“事先预诊”,缩减办理时长;“热情接诊”,提升服务温度;“上级巡诊”,预判调化矛盾;“按需出诊”,精准定位疑难;“联合会诊”,群策群力解难;“及时复诊”,持续跟踪服务。

“六诊”模式的推行有效实现了针对不同人群的服务闭环。以就业援助服务为例,朱泾镇“清单化”梳理辖区未就业人员名单及未就业缘由,通过“接、访”双线掌握求职群众诉求;同时,链接“1+30+N”惠民助企双向通路,护航精准送岗。对求职困难人群,由社区就业援助员上报,镇就业援助科牵线向多企业“撒网”,以培训送技等模式,积极帮扶上岗。人员就业后,开展适应期跟踪,协助排解工作、心理疑难,有效保障稳岗。“六诊”模式推动“精准滴灌”式服务,有效搭建了供需双方的“就业鹊桥”。 

为了更好发挥“政务服务圈”辐射效应,未来,朱泾镇将继续优化基层便民服务代办制度,在已对外公布的13项可代办清单基础上,对服务事项清单库进行动态管理,凡相关审批服务事项具备村居代办服务条件的,及时增补入,不断扩大代办覆盖面,通过持续激活服务“神经末梢”,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朱泾镇供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