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报道: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草案二审 入市紧缩趋势解码质检行业红利期

农产品质量事关国计民生。2022年以来,多个省市陆续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江西省上高县持续农产品质量整治活动,在生产端、检测端、市场端等环

农产品质量事关国计民生。2022年以来,多个省市陆续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江西省上高县持续农产品质量整治活动,在生产端、检测端、市场端等环节开展智慧监管、执法抽查等行动,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北京农村农业局实施源头把控和靶向监管双结合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能力;广西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创建活动,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一轮轮农产品质量检测、质量安全网络创建活动如火如荼,切实责任到户,落实质检到个,保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绿色畅通。

一系列农产品质检行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就在6月21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进一步明确农产品质量主体安全责任。


(资料图片)

修订草案中“质量安全”“责任到户”“检验检疫合规”等关键词突出,呼应了当下农产品入市口激增,市场流通量大等情况。实际上,农产品鱼龙混杂,正需缩紧市场准入口,明确农食标准,压实农食质量责任。这一市场趋势意味着农产品质量检测或将成常态化,检测需量增大,农产品质检迎来红利期,进一步打击违法违规农产品,维护农产品市场长治久安。

农产品数字化效应明显:市场“膨胀”,质检结果成准入“资格证”

互联网红利犹如投湖石子,激起各个行业层层涟漪。数字经济活跃,农产品入市“口岸”倍增。电商直播拓宽入市渠道,微店个体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引众入场。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村网商、网店1632.5万家,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增速加快2.4%,占全国网上零售额的15.6%。2021年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221亿元,同比增长2.8%。农产品电商迈入高速发展阶段,促进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加、不断拓宽农业经济辐射面。“数商兴农”战略是推进农业振兴的重要途径。

但“生机”背后暗藏“玄机”。入市通道增多,农户、电商机构、零售机构等入市主体增多,不免出现市场准入规则、标准普及缺位,进而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重金属数值超标,微生物污染等问题。

对此,市场监督管理方落实农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成立农食专项检测中心,加强检测检验力度、缩紧市场准入口,有力应对激增的农产品市场。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及农业农村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授权核查名单(第四批)、2022年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及农业农村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授权核查扩项名单(第四批)等4个名单。据公开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农产品质检中心2200多个,检测人员近2.3万人,农产品检测体系基本实现地市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标准方面,政府持续发力。截至2020年底,我国农兽药残留限量及配套检测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总数达到10068项,基本覆盖主要食用农产品及常用农兽药品种。

多策并施,把牢市场准入关。基于大量常态化农食检验检测,农食市场或将从源头实现整治,实现以检换“证”。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同时保障后方质量安全。

压实主体责任制:层层把关,农食检测建设体系迎溯源浪潮

据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表示,修订草案将重点放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抽查、检测、验收制度;规定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的经营者和平台经营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等五个方面。

五项重点内容与我国目前农食品检测体系状况息息相关。当今,以省级检测单位为主要实施机构,市县检测单位为辅的农食检测网络体系已经建立,主要针对饲料、化肥及农药使用情况、生物肥料检测、农业机械检测及种苗检测等万项检测参数、个体。

然而庞大繁杂产业链面前,仍存在产品专项检测项目不完全,不同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法和效果差异较大,检测设备不完备、专业检测体系尚未构建完全多项挑战。在哪方面查漏补缺,如何完善农食专项检测、如何有效规范行业成为领域热议。

上述答案在修订草案二审中被重点提及。修订草案二审做出重要修改,包括健全有关冷链物流标准、监管保障机制,相关企业应当依照标准,保证冷链物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恢复现行法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销售企业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规定等方面。压实主体责任制,明确岗位分工、细化岗位责任,实施问责制,精准责任到户,精准打击违规行为。同时,会议就修订草案一审增加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者应当查验承诺达标合格证的规定等。新规与严格的检验检测标准一脉相承,确保农食质量达标、安全健康、高效入市。

更重要的是,成文条规指明农食检测市场新变革,即完善农产品质检溯源体系,实现生产、监管两端发力。实际上,这一溯源体系早在202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修订草案审议上被重点提出。同年年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一码溯源”意味着每个农业产品从生产到市场的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层层安全质检,甚至包括物流、储存、销售信息,形成针对性、个体性生长档案。质检溯源体系发挥相关质量监督功能,同时完成企业、农产品信息库的组建、管理和查询及分配管理防伪条码工作,为消费者、农产品质检部、市场监管部供给有效可靠的信息。

该系统一方面为整个检验检测行业带来新一轮技术融通,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通信、条码识别技术等,实现农业领域的全要素数字转化,丰富质检模式,推动整个农业质检的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层层把关、级级落实的政策要求为农业检验检测行业注入活水源头,“研、产、供、销”全链条检测环节推动质检机构与农业部门、销售部门等协同合作,加强人才、资源流通,形成良性产业生长机制。

“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是现代化农业必须解决的问题。相关规定正在审议修改的同时,指明市场准入紧缩态势,解码质检行业未来红利期。

2022年初,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守底线”“拉高线”“保安全”“提品质”四大要点,同样再次明确农业产品质检的地位和作用。

也要看到,虽然当前市级农业产品检测网点逐渐完善,但县域一级仍面临着设施不到位,人才资源资金短缺挑战。农食检验东风已来,关键还需打通“最后一公里”,不断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向好态势,亮明质量大国“金字招牌”。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食品安全网、未来智库、前瞻产业研究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