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译制片真的已成"明日黄花"了吗

说起译制片,许多人都不会陌生。正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中国译制片最辉煌的时期,我们才第一次接触到《追捕》《佐罗》《虎口脱险》等无

说起译制片,许多人都不会陌生。正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中国译制片最辉煌的时期,我们才第一次接触到《追捕》《佐罗》《虎口脱险》等无数脍炙人口的国外电影,那些或轻柔或洒脱,或阳刚或娇媚的配音腔调,也因此成为了几代人的共同回忆。直到今天,我们还津津乐道于那些人名的念法和声调,这也是译制片给我们文化生活打下的深刻烙印。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中国电影市场日益同国际接轨,更多国外大片进入国内院线,中国观众的外语水平越来越高。如今走进电影院,许多人都愿意选择原版电影,享受原汁原味的视听盛宴。“看看字幕就可以,不需要译制片”的说法得到了不少认同。

难道译制片真的没有存在必要了吗?恐怕并非如此。事实上,译制片的魅力并不在于将影片对白如实翻译,而是用汉语的方式去表达人物的情感,使一个个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像《追捕》中的杜丘冬人、《虎口脱险》中的斯塔尼斯拉斯,以及《排球女将》里的小鹿纯子,这些经典的银幕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同配音演员惟妙惟肖的演绎密不可分。其中很多细腻的情感变化,都是通过声音再现而得到充分表达,这是字幕所不能比拟的。任何一次译制,都是一次重新创作,没有配音演员同人物角色的心灵贴近,便不会有内心冲突与性格特点的精彩摹画。因此,译制片作为一个独特剧种,其艺术价值首先值得肯定。

此外,在文化交往更为密切的今天,译制片的作用不容小觑。无论是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还是让方言电影得到广泛传播,译制都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走向海外的国产电影来说,用接地气的方式把其中的文化内涵提炼出来、传递出去,是推动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力量所在。近年来,以方言为主打的地方电影佳作迭出,如果缺少了译制人员的精心烹制,这道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饕餮大餐”不免会因语言限制,而难以走近全国观众的视野。译制片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推手,依然承载着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

一部经典的译制片能够赋予一部电影新的生命。让译制片在银幕上重新活跃起来,一方面要在制作上精益求精。过去,译制一部电影需要字斟句酌、仔细推敲,而现在一些电影配音只需要短短几天,甚至同一部电影的配音演员彼此都不见面。没有质量的保证,自然得不到观众捧场。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社会的关注支持。比如今年年初,一档名为《声临其境》的电视节目,就让更多人开始关注配音这一“幕后工作”。今天,在哔哩哔哩等网络社区,许多配音工作者都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体”,“声优”已成为一份让许多年轻人艳羡的职业。保护和支持译制片发展,说到底是对本国语言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让声音艺术在当代焕发活力,仍然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关推荐/